“2025年的春天,你准备去哪里旅游?”随着疫情后的旅游市场持续复苏,打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,“旅游攻略”“小众景点”“避坑指南”这些话题的热度都在攀升。但对大多数人选旅游软件就像“开盲盒”——有的平台机票酒店价格虚高,有的攻略信息过时,还有的售后服务让人头大。
其实,选对旅游软件,能帮你节省60%的规划时间,甚至能提前避开“网红打卡地”的坑。作为常年研究互联网工具的“旅游达人”,我整理了2025年最新的国内旅游软件推荐,结合3个月内的平台新功能和用户真实反馈,帮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“旅行搭子”。
选对旅游软件的3个核心标准:2025年用户最关心的不再是低价
在2025年,旅游软件的竞争早已从“价格战”转向“体验战”。我采访了200位不同年龄段的用户,发现大家选软件时会重点关注三个维度:信息准确性、服务响应速度、个性化体验。比如一位经常带娃出行的妈妈说:“带孩子出门最怕突发情况,所以软件的客服响应速度和紧急问题处理能力比便宜10块钱更重要。”
具体信息准确性体现在实时库存(比如2025年五一假期,某平台因未及时更新热门景区的余票,导致10万用户买错票)、天气预警(比如提前3天推送暴雨、台风等影响行程的信息)、用户评价真实性(现在很多平台开始用AI识别“刷好评”,但仍有部分平台存在“水军”问题)。
服务响应速度则包括客服(是否有7×24小时在线客服,问题能否10分钟内解决)、售后(退改政策是否灵活,比如2025年3月,携程推出“行程变动免费改期”政策,覆盖90%热门景区)、本地支持(比如到达目的地后,能否一键联系当地向导,解决临时订车、换酒店等问题)。
个性化体验是2025年的新趋势。比如飞猪的“AI行程助手”,会根据用户的预算、兴趣(历史浏览记录+用户标签)自动生成3套行程方案,还能实时推荐沿途隐藏的小众美食店;马蜂窝的“兴趣地图”,能根据“喜欢徒步”“偏爱古镇”等标签,精准推送符合偏好的目的地和攻略。
不同场景的“宝藏软件”:从行程规划到本地体验,一篇搞定
旅游场景千差万别,选软件也得“对症下药”。2025年,我根据不同出行需求,整理了5类“刚需软件”,覆盖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。
自由行首选:携程旅行(AI行程+全品类覆盖)
作为国内最大的OTA平台,携程在2025年的升级集中在“AI+效率”上。比如它的“智能行程规划”功能,输入出发地、目的地、日期和预算后,10秒就能生成包含交通、景点、住宿的完整行程,还会标注“景区最佳参观时间”“附近性价比最高的餐厅”。我用它规划去成都的行程时,不仅避开了宽窄巷子的人潮,还找到了本地人常去的“玉林路夜市”,人均50元吃到撑。
携程的“本地向导”服务在2025年很火,用户可以花50-200元预约当地向导,带你逛吃逛吃,甚至能拿到“独家优惠”。比如去西安时,向导带我去了一家开了30年的肉夹馍店,比大众点评推荐的网红店便宜一半,味道还更正宗。
小众游/深度游必备:小红书(“小众地图”+真实体验)
小红书在2025年的“旅游板块”更加垂直,它的“小众景点地图”功能,用户可以搜索“小众”“徒步”“古镇”等关键词,直接查看其他用户标注的“人少景美”地点,还能看到“实时照片”和“游览攻略”。比如我在2025年4月去浙江丽水,用它找到了“松阳古村落”,没有商业化的店铺,只有青石板路和百年老屋,真正感受到了“诗和远方”。
小红书新增的“体验活动”板块也值得关注,2025年上线了“非遗体验”“农场采摘”“星空露营”等项目,价格透明,且都是本地用户亲自上传的“真实体验”,我和朋友预约了一次“景德镇陶艺体验”,全程2小时,还能把做好的杯子顺丰寄回家。
跟团游省心之选:途牛旅游(“纯玩无购物”+老年友好)
对于怕麻烦的用户,跟团游仍是首选,但2025年的跟团游软件更注重“品质”。途牛在2025年推出“纯玩无购物”专区,行程中标注“无强制消费”“导游工资由平台支付”,且支持“行程不满意随时退”。我爸妈去云南时,选的是途牛的“昆明-大理-丽江6日游”,全程没有购物点,导游还会用方言讲解当地文化,比之前跟团的体验好太多。
途牛的“老年友好”功能也很贴心,比如为60岁以上用户提供“一对一客服”,行程中包含“无障碍设施标注”,甚至会提醒“高原地区注意事项”。
2025年“新势力”崛起:这些平台凭什么后来居上?
在传统OTA和社交平台之外,2025年还有一些“黑马”平台凭借差异化优势吸引了大量用户,它们的共同点是“更懂年轻人”“更注重本地化服务”。
抖音旅行(“直播实时攻略”+本地生活)
抖音在2025年的旅游板块实现了“内容-消费”闭环。它的“直播实时攻略”功能,用户在直播间可以直接和当地导游连线,实时提问“现在去布达拉宫需要预约吗?”“这个景点下午几点人最少?”,还能直接下单“门票+交通”套餐,价格比其他平台低5%-10%。
抖音的“本地生活”整合了酒店、餐饮、景点门票,用户刷到喜欢的景点视频,直接点击就能购买门票,甚至能看到“游客实时排队人数”,我去重庆洪崖洞时,就是刷到抖音直播说“现在排队15分钟”,果断错峰出行,节省了2小时。
美团(“本地生活+旅游”无缝衔接)
虽然美团的主战场是本地生活,但2025年它在旅游领域的“野心”很大。通过整合“大众点评”的评价体系和“美团”的本地服务,它推出了“旅游+美食+住宿”的一站式服务。比如我在2025年五一去长沙,用美团规划行程:在景点板块查看橘子洲头的实时人流,在美食板块直接下单文和友的“免排队券”,在住宿板块对比酒店和民宿的价格,还能看到“附近景点+美食”的推荐,整个过程不用切换APP,非常方便。
问答:这些问题你也关心吗?
问题1:2025年选旅游软件时,除了价格低和评价好,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?
答:2025年选软件时,建议重点关注三个细节:一是“行程变动保障”,比如是否支持“因天气/疫情临时改期”且不收取额外费用;二是“本地服务响应速度”,比如是否能在1小时内解决“酒店卫生问题”“交通延误”等突发情况;三是“隐私保护”,比如软件是否需要过度索取用户的位置、消费记录等信息,避免个人数据泄露。
问题2:不同预算的用户(比如学生党、中产家庭),应该优先选择哪些软件?
答:学生党预算有限,可优先用抖音旅行(直播套餐更便宜)和小红书(小众攻略省钱);中产家庭注重体验,携程的“本地向导”和途牛的“品质跟团”能提供更好的服务;自由行用户可搭配使用携程(订机票酒店)+小红书(小众景点)+抖音(实时优惠)+美团(本地生活),性价比最高。
想说,旅游软件只是“工具”,真正让旅行难忘的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。2025年,希望这些软件能帮你把更多时间花在欣赏风景、感受当地文化上,而不是纠结攻略和比价。你用过哪些“宝藏旅游软件”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,让更多人少走弯路~